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昭君怨·送别赏析
首二句以晋人桓伊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的典故,以发问的形式提出疑问:夜深人静时,是谁吹奏有名的古曲,将人们从梦中唤醒?此二句暗写离别。次二句融情入景,通过新月、烟云、天空、江面等景,...查看全部
昭君怨·送别注释
⑴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子猷(徽之)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别董大、彭蠡湖中望庐山、游子吟、听流人水调子、洛阳女儿行、终南别业、绝句(扁舟明月两峰间)、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亥年残秋偶作(曾惊秋肃临天下)、二月二十四日作(棠梨花开社酒浓)
推荐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推荐游戏:
【步履宜轻过】的下一句是什么、【青春复随冠冕入】的下一句是什么、【昨日绣衣倾绿樽】的下一句是什么、【管鲍久已死】的下一句是什么、【我欲因之梦吴越】的下一句是什么、 【在长安】的上一句是什么、【城南已合数重围】的上一句是什么、【箫吟凤下空】的上一句是什么、【共妒青蛾眉】的上一句是什么、【玉山自倒非人推】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代文宗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壁江山 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辞劳苦 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不绝于耳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