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送应氏二首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送应氏二首 赏析

送应氏二首

作者:曹植 朝代:魏晋

其一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其二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愿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
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
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
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
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 

送应氏二首赏析

其一赏析  此诗作于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应氏指应场、应璩兄弟。应场为"建安七子"之一。曹植时年二十岁,被封为平原侯,应场被任为平原侯庶子。同年七月,曹植...查看全部

送应氏二首部分译文

张廷珪,河南济源人。有血性,有抱负。年轻时应试得中进士,任官白水尉。又参加制科考试,成绩优异。逐步升迁到监察御史,审核揭发出来的事谨慎公正。武后征收天下僧人的钱,在白司马坂营建佛祠...查看全部

送应氏二首译文及注释

其一一步步登上北邙山山坡,远远望见洛阳四周群山。洛阳城显得多么的寂寞,昔日的宫室全都被烧焚。随处可见的是残垣断壁,荆棘高高仿佛上与天齐。再也寻不见旧时的老人,看到的尽是些小伙少...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惜牡丹花捣练子令(深院静)更漏子(柳丝长)汉江临眺澄迈驿通潮阁二首(余生欲老南海村)南乡子(寒雀满疏篱)南乡子(凉簟碧纱厨)昭君怨(谁作桓伊三弄)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

推荐诗句: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推荐游戏: 【清秋幕府井梧寒】的下一句是什么【天下伤心处】的下一句是什么【解释春风无限恨】的下一句是什么【行路难】的下一句是什么【黄金白璧买歌笑】的下一句是什么【梨花一枝春带雨】的上一句是什么【一举累十觞】的上一句是什么【因念远戍卒】的上一句是什么【澒洞不可掇】的上一句是什么【镜中无那鬓丝何】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送秋波  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巴三览四  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屋寒门  白屋:用白茅草盖的屋;寒门:清贫人家。泛指贫士的住屋。形容出身贫寒。
  • 百废待举  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
  • 百战百胜  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