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生平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刘启生平

刘启生平

查看刘启全诗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谥“孝景皇帝”。葬阳陵。按周代《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虑(喜欢深思熟虑,善于充分谋划)曰景”“布义行刚(传播仁义,品德坚强)曰景”。虽有谄媚溢美之意,但也从几个侧面反映了景帝的政治状况及性格特征。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子。《史记·外戚世家》:“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後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册立皇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册立为皇太子。”  参见:孝景本纪  和《汉书·卷五·景帝纪第五》

去世  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景帝刘启患病,病势越来越重,他自知不行了,于是病中为太子主持加冠,临终前,对刘彻说:“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不但要知人、知己,还要知机、知止。景帝似乎已经感觉到儿子有许多异于自己的品质,把天下交给他是放心的,路还是让他自己走吧,多嘱咐也无益。不久,景帝病死于长安未央宫,享年48岁。葬于阳陵(在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北),谥号“孝景”皇帝,“景”为布行刚义的意思。太子刘彻即皇帝位,这就是汉武帝。景帝生前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接班环境,把一些资格老军功大的大臣罢免或赐死,周亚夫就是个例子。在对晁错的问题上他似乎有些软弱不知所措。但对死后问题上看的比较透彻,很长远。

大事年表  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刘启出生。  文帝元年正月(公元前179年),刘启被立为皇太子。  文帝后元七年六月(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同月丁未日,刘启即位。  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诸侯王发动“七国之乱”,10个月后被平定。  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夏四月丁巳日,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  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春正月甲子日,刘启驾崩未央宫。二月癸酉日,葬阳陵。谥号孝景皇帝。

推荐古诗: 村夜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更漏子(金雀钗)望江南(多少泪)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六年春遣怀八首(检得旧书三四纸)殢人娇(玉瘦香浓)和侄女王城(东风未肯入东门)

推荐诗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水鉴心  白水:清水;鉴:照。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 白纸黑字  白纸上写下了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悔改。
  • 百感交集  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谋而合  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