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宁是两宋之际的爱国词人。他曾为国奔波,靖康初年征天下兵,王以宁从鼎州借来援兵,解太原围。建炎中以宣抚司参谋兼襄邓制置使,升直显谟阁。后因事被贬台州、潮州。至1140年(绍兴十年)复右朝奉郎,知全州。这首词是为献给知汉阳军事而写的,“使君”是对州郡长官的敬称。这位汉阳军的长官,是王以宁志同道合的老友,阔别十年,又相逢了,面对大别青山(在汉阳县东北),感慨万端,于是写下这首慷慨的词。
推荐古诗:
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
夜雪(已讶衾枕冷)、
绝句漫兴九首(熟知茅斋绝低小)、
堂成、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
登科后、
芙蓉楼送辛渐、
归嵩山作、
洛阳女儿行、
点绛唇(蹴罢秋千)
推荐诗句: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头偕老 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军之将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由之路 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言状 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