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饿死的。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注释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⑵粟:泛指谷类。⑶秋成:一作“秋收”。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⑸餐:一作“飧”。
推荐古诗:
杨柳枝(一树春风千万枝)、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青玉案(梵宫百尺同云护)、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
菩萨蛮(赤橙黄绿青蓝紫)、
西江月(山下旌旗在望)、
生查子(长恨涉江遥)
推荐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方呼应 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 八字没一撇 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废待举 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间不界 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 本性难移 移:改变。本质难于改变。
- 匕鬯不惊 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