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复“亨通”,阳刚复返(于初)。动则顺时而行。所以“出入没有疾病,朋友来而无咎害”。“往来反复其道,经七日而来归于初”,这是天道的运行。“利有攸往”,(是因)阳刚盛长。从〈复〉卦中,大概可以显现天地运行的规律吧!
注释此释《复》卦卦名与卦辞之义。刚反“《复》卦一阳居五阴之下,象阳经阴剥落而复返于初。动而以顺行:《复》卦下震为动,上坤为顺。七日来复:称儒多解,主要有:(一)一阳气始,终于《剥》,至阳气来《复》,需经七月,(二)以五月《姤》卦一阴生,至十一月《复》卦一阳生。凡经七月,历七次变化。“月”《诗•豳风》称“日”故曰“七日”。(三)以《坎》、《震》、《离》、《兑》四正卦,每卦六爻,每爻主一气,其余六十卦,共三百六十爻,分主一年三百六十日又四分之一,因而一卦主六日七分,即 365 1/4日×1/60 = 6 7/80日 此近七日,即七日之源。(四)以十月末,纯《坤》用事,《坤》卦将尽,则《复》阳来,隔《坤》一卦六爻为六日,《复》来成《震》,一阳爻生共为七日。以上四说,似第一说为胜。刚长:《复》卦一阳居下有上长之势。天地之心,指天地生物之心,《系辞》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生物之心在于动,“天地$緼,万物化醇。”《复》卦一阳初动于下,故“复其见天地之心。”
推荐古诗:
赠李白、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李花赠张十一署、
寄韩潮州愈、
曲江、
题义公禅房、
遣悲怀三首、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智通寺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
推荐诗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斑驳陆离 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丰不杀 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理喻 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步调一致 步调:行进的步伐。比喻行动和谐一致。
- 步线行针 比喻周密布置。
- 百口同声 大家所说的都一样。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