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说:“以攻心为上策,以攻城为下策。”为什么这样说呢?
战国时有人劝说齐王:“攻打一国的方法,以攻心为上策,以攻城为下策。心胜为上,兵服为下。所以圣智之人讨伐他国、战胜敌人,最要紧的是先使其心服。什么叫“攻心”呢?断绝他的凭恃就是“攻心”。现在秦所凭恃为心的,是燕国、赵国,应收回燕、赵的权力。如今劝说燕国、赵国的国君,不要只用空言虚辞,一定要给他们实利,用来回转他们的心,这就是所说的‘攻心’。”
沛公刘邦向西进入武关,想用二万人攻打秦晓关的守军,张良进言说:“秦兵还很强盛,不能轻敌。我听说峣关的军官是屠户的儿子。商贩出身的家伙容易利诱。希望沛公暂且安寨不动,派人先去,准备五万人的供给以张声势,再在一些山头上布满旗帜,以为疑兵,叫郦其食带着值钱的珍宝去贿赂秦军的将领。”秦军将领果然要求联合起来一同西进袭击咸阳。沛公准备听从这个要求,张良说:“这不过是那些将领想叛变罢了,恐怕部下的兵士是不听从指挥的。部下不听从肯定会出危险,不如乘其懈怠进攻。”沛公于是领兵袭击,大破秦军[当初诸葛亮擒拿孟获,七次放了又七次擒拿,因此南方在诸葛亮在世时,一直不敢背叛。四面楚歌使项羽败逃,刘琨吹笳,胡人解围散去。采用攻心的计谋,并非只有一种方法]。
推荐古诗:
秋风清、
绝句漫兴九首(糁径杨花铺白毡)、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赠刘司户蕡、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送魏二、
西归绝句(五年江上损容颜)、
入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
西江月(山下旌旗在望)、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推荐诗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聱牙佶屈 聱牙:不顺口;佶屈: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 安营下寨 安、下: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驹过隙 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而不用 准备好了,以备急用,眼下暂存不用。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采众长 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