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鉴赏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忆秦娥·秋萧索鉴赏

忆秦娥·秋萧索鉴赏

查看忆秦娥·秋萧索全诗

  这首词写游子的伤秋怀人之情。首句写出了独处孤旅,双在秋风叶落之时萦绕于游子心中的渴求温暖的呼唤,为古今诗词的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的定下了萧杀的基调。接着便展开具体描绘。“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秋天,本来就容易引起离人的愁绪,更何况此时此刻已不是黄叶方飘的初秋,而是“梧桐落尽”的深秋呢?词人于“西风”下着一“恶”字,感情色彩十分强烈。然而“西风”之“恶”还不止于落尽梧桐而已,作者巧借此调叠句之格,在强调“西风恶”三字后,又引出“数声新雁,数声残角”,幽咽凄厉,声声扣击着游子的心扉。这样,整个上片写出了一派浓重的秋意,为下文写游子的愁绪渲染了氛围。梧桐叶落、西风、雁声等意象的描写,为下阙游子的孤寂之情的抒发,奠定了基调。“离愁不管人飘泊”。离愁,本是游子心中所生,这里却将它拟人化,“离愁”完全不顾及游子四处飘泊的痛苦处境,久久不去,折磨着人的心灵。“不管”二字,包含着多少无可奈何之情!“年年孤负黄花约”,游子的离愁如此难以排遣,原来更有着期约难践的歉疚。想当初,临别这际,自己与恋人相约在菊花开放的的秋天重逢。可是,花开几度,人别数载,事与愿违,年年负约,每念及此,怎不令人肝肠寸断!紧接着,作者又用叠句将笔触伸向天边,从恋人的角度写情。有味的是,作者只是描写了她的居处:“几重庭院,几重帘幕”。然后,戛然而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余地。那深深庭院里、重重帘幕中的人儿是怎样忍受着相思的煎熬和独处的孤寂,年复一年地翘首盼望游子归来,已是不言而喻了。总之,此篇以直笔写游子离愁,以墨写闺人之幽怨,两地相思,一种情愫,在萧杀秋景的环境中,更显得深挚动人。

推荐古诗: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将赴吴兴登乐游原醉后赠张九旭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贺新郎(乳燕飞华屋)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推荐诗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巴三览四  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 摆袖却金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打不成相识  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 不分彼此  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 不寒而栗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同日而语  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 不可言状  言:说;状:描绘。无法用言语形容。
  • 不可名状  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