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大开武解翻译

大开武解翻译

查看大开武解全诗

  武王元年二月,武王在丰邑。暗地里询问周公说:“啊呀!我日夜在想灭商之事,保密而不公开,诸侯有谁响应呢?如同庄稼成熟季节,现在我不去收割,颗粒落地怎么办?”

  周公说:“这就在敬重道德。周的存在,那是天命,大王要敬重天命。远近诸侯都不得罪,已和好的不再失去。要想到修明道德不图安逸,图安逸就不可逆转。要想到先父文王勤恳谨慎的样子,想到他敬重什么、爱好什么、厌恶什么。这些方面不予重视,就危险了。

  武王行礼道:“好啊!我听说国家有四戚、五和、七失、九因、十淫,并非不重视,只是不明白。如今你讲的都是格言,我不会废弃善言而自我满足,我只敬重你的明戒。”

  周公行礼道:“这样就顺从了天意。上天曾在程邑降梦于太姒,程邑降梦是由于商之将亡。现在商庭果真生了葛藤,生葛藤,是上天佑助周人。只要大王英明,能用《开和》中的话,采用那些话,诸侯谁敢不来?

  四戚是:一,亲近国内的同姓;二,亲近国外的姻亲;三,任用同出师门的人为官;四,哀怜与自己共同劳作过的人。

  五和是:一,得天助则有德;二,得地利则有义;三,有共.同爱好就高兴;四,有共同厌恶就哀伤;五,与远方人不争斗。

  七失是:一,所设立的正是该废弃的;二,所废弃的正是当敬重的;三,结党在家门;四,谄谀之人在朝内;五,有外宠,假公济私;七,公物不爱护。

  九因:一,神灵不祭祀;二,道德不遵守;三,才能之士不任用;四,力役之事不均等;五,势均力敌者相争斗;六,富人背离;七,穷人逃亡;八,私欲得以满足;九,敌人争强好胜。

  “十淫是:一,频繁的赋税徭役破国家。役使百姓不分季节,百姓就会流失。二,过度的嗜好破义。义不协洽,百姓就不和睦。三,过度的享乐败坏道德。道德不纯正,百姓就失去常态。四,举止过分败坏廉耻。廉耻不足,百姓就不谦让。五,过分讲求礼仪则坏了礼仪。礼仪不一,百姓就不合洽。六,穿戴过分鲜艳有损服饰。服饰不合法度,百姓就不顺从。七,过于华丽的文字有害典籍。典籍不能用于教化,百姓就不善良。八,过分的权势坏了制度。制度不能规范官吏,百姓就没有法规。九,过多的代职有损于正职。[正职没有权威],百官号令就不被接受。十,过度的工巧消耗财用。财用不足,百事不成。

  啊呀!十淫不去,就危险了。如今商朝人正是这样,那是要取代它啊。这是上天之命,不承受的话,危险啊!如同人有政令,废弃政令就不可赦免,何况废弃上天之命?终止先父文王的功业,忍看百姓受苦,不吉利。如同农夫种田,从事耕作而不锄草,任草长在庄稼地,庄稼已经成熟而不去收获,任禽兽去吃它,人却受到饥饿,叫谁去可怜他?”

  武王行礼道:“你的话太好了!啊呀!我得日夜谨慎,何必惧那法则,何必厌恶那世道?我不重视这些,就危险了。

推荐古诗: 琵琶行并序听颖师弹琴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御街行武陵春(风住生香花已尽)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南乡子(回首乱山横)出塞(涿州沙上饮盘桓)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木兰花(三年流落巴山道)

推荐诗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白首之心  老年时的壮志。
  •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并行不悖  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 拨云撩雨  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 不根之论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