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旧唐书》本传,此诗乃隋大业(隋炀帝年号,公元605—618年)中作。此诗分前后两段,每段八句。九、十两句是前后段的过渡。前段主要写淮阳秋景,八句情景相间,前四句因自然景象而兴感,后四句则因社会现实的残破荒凉而增悲,在重复中有递进。九十两句先用顶针格紧承上文,再以设问引出“怅然怀古意”,转入后段。后八句纯粹抒感,以“怀古”抒发伤时之慨,表乘时奋进之怀。
推荐古诗:
秋风清、
宫词、
急乐世、
惜牡丹花、
送路六侍御入朝、
寄扬州韩绰判官、
咏柳、
望江南(多少恨)、
从军行、
漆园
推荐诗句: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暗中摸索 摸索:寻求,探索。在黑暗中寻找。后比喻没有人指导,独自钻研。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 波光粼粼 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 不丰不杀 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 不经之谈 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期而遇 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