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周文王以来,就逐渐形成一种选贤任能的社会行为规范,而不再完全是贵族世袭了。这样一种选贤任能的社会行为规范,使很多普通人走上统治阶层,但是,孟子认为,真正要治理好一个国家,统治者必须经过一定的磨难,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才能懂得民心。而只有懂得民心,才能治理国家,只有经过穷困挫折,才能坚定人的意志,激励人的奋斗精神。而世袭的贵族子弟,从未领略过人间冷暖,而贪图闲适安逸,则会日渐平庸而怠惰,以至亡家亡国。所以孟子在这里肯定的是选贤任能的社会行为规范,以及人在历经磨难时怎样选择行为方式的问题。
推荐古诗:
少年行、
相逢行、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李都尉古剑、
雪晴晚望、
溪居、
题义公禅房、
西归绝句(五年江上损容颜)、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自题一绝(满纸荒唐言)
推荐诗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山无陵,江水为竭、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壁江山 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闭月羞花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病民蛊国 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关痛痒 痛痒:比喻疾苦或紧要的事。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