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周文王以来,就逐渐形成一种选贤任能的社会行为规范,而不再完全是贵族世袭了。这样一种选贤任能的社会行为规范,使很多普通人走上统治阶层,但是,孟子认为,真正要治理好一个国家,统治者必须经过一定的磨难,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才能懂得民心。而只有懂得民心,才能治理国家,只有经过穷困挫折,才能坚定人的意志,激励人的奋斗精神。而世袭的贵族子弟,从未领略过人间冷暖,而贪图闲适安逸,则会日渐平庸而怠惰,以至亡家亡国。所以孟子在这里肯定的是选贤任能的社会行为规范,以及人在历经磨难时怎样选择行为方式的问题。
推荐古诗:
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
又呈吴郎、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
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钱王登假仍如在)、
题张苍水集(北望中原涕泪多)、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棋(莫将戏事扰真情)
推荐诗句: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碍足碍手 碍:阻碍。妨碍别人做事。同“碍手碍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日衣绣 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鼻息如雷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捕风捉影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