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孟子对不畏权势的人的描述,也是紧接着讨论羞耻之心下来的。古代贤能的君王喜好善行而忘掉自己的权势,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他们有羞耻心,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完人,不可能懂得天下所有的知识,所以他们的行为方式不是凭借着权势去压服别人,而是谦虚地对待所有人,“不耻下问”于所有人。古代贤能的读书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乐于自己的道路而忘掉别人的权势,因为权势仅仅是一种暂时的力量,而不是人性本有的,亦不是一种社会公理解释体系。所以靠权势的这种行为方式是很难让人心服的,只有社会公理解释体系才能让人心服口服,心悦诚服。
推荐古诗:
侠客行、
南浦别、
雉带箭、
开元乐(心事数茎白发)、
南涧中题、
过故人庄、
舟中晚望、
游子吟、
新晴野望、
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
推荐诗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首空归 白了头发,空手回来。比喻年纪已老,学无成就。
- 百身莫赎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 百年不遇 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军之将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北面称臣 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 病病歪歪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 跛鳖千里 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