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帝十四岁,能够察知霍光的忠诚,知道燕王上书的虚假,杀桑弘羊、上官杰,后代说他英明。然而汉和帝时,窦宪兄弟专权,太后垂帘听政,共谋杀害皇帝。和帝暗中了解到他们的计划,但和内外大臣不能接近,他知道中常侍郑众不巴结豪们奸党,遂和郑众定计,杀掉窦宪,当时也是十四岁。刚烈决断不比昭帝差。但范哗《后汉书》没指出这点,所以后代没有人称赞和帝。汉顺帝时,梁商任大将军辅佐政事,梁商因为小黄门曹节侍候皇帝,就派儿子梁冀和他交朋友,但太监们息妒他们得到皇帝恩宠,反而想害他们。中常侍张逵、蘧政、杨定等,与皇帝左右的人共同策划还蔑梁商及中常侍曹腾、孟贲,说他们想另立皇帝,要求逮捕梁商等治罪。顺帝说:“大将军父子是我所亲近的,曹腾、孟贲是我喜欢的,决没有这种事,只不过是你们忌妒他们罢了。”张逵等知道顺帝不听他们的话,遂假托皇帝诏命逮捕曹腾、孟贲。顺帝大怒,把张逵等抓起来杀了。此事尤其与昭帝相似。霍光忠于国家,却因为儿子霍禹的罪恶灭了族,梁商忠于国家,却因为儿子梁冀的罪恶灭了族,这事又相似。但顺帝又把政圈交托给梁冀,他的英明不能和昭帝相比,所以不被后人称道。
推荐古诗:
前有樽酒行二首其一、
读庄子、
秋夕、
屏风、
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
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
夜曲
推荐诗句: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傲不可长 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日升天 原是道教指白昼升天成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贵起来。
- 阪上走丸 阪:斜坡;丸:弹丸。象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甘寂寞 形容不甘心被冷落或急于想参与某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