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汉书• 邓鹭传》 说:“邓鹭被任命为大将军,当时正好遭逢元二之灾,饥荒严重,饿死的人触目可见,在这种形势下,盗贼蜂起,四方的少数民族也乘机反叛、入侵。”章怀太子注释说:“元二即元元,在古书中某字应重复时,就在第一个字下写一个小小的‘二’字,表明这个字应读两遍。后人不懂,于是读作元二,有人解释为阳九,有人附会为百六,实际上都是因为不懂才导致这样的错误。现在岐州的《 石鼓铭》 上,凡是重复的地方都写一个“二”字,便是明证。”汉碑《 杨孟文石门颂》 说:“中遭元二,西夷虐残。”《 孔耽碑》 说:“遭逢元二轗轲,人民相食。”赵明诚的《 金石跋》 说:“如果读作元元,文理不通,怀疑当时的确有元二的说法,《 后汉书》 的注释未必正确。”按:王充的《 论衡•恢国篇》 说:“当今的皇上继位后,元二之间,恩德遍布四方。三年,零陵长出了灵芝草。四年,甘露降于五县之地。五年,又发现了灵芝。六年,黄龙现形。”这是汉章帝时期的事情。查考《章帝本纪》 ,可以看出,本纪中所纪的从建初三年以后各年的祥瑞,与王充所记的完全相同,显而易见,所谓的元二,乃是指建初元年和二年。既然说恩德遍布四方,则元二不是指灾祸,也就一目了然,无庸置疑了。汉安帝永初元年、二年,先零、滇羌叛乱,全国许多地方发生地震、大水。邓鹭于二年十一月拜大将军,可见所谓的元二,乃是指永初元年、二年,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汉碑中重复字都用小“二”字,难道只有范晔的《 后汉书》 一书中如此,而且唯独一处?我的哥哥宰相洪遵曾著《 隶释》 ,对这个问题论述得非常详尽。我编纂国史的时候,撰《 钦宗纪赞》 ,其中有“靖康元二之祸”一句,其根据就在于此。
推荐古诗:
杜陵叟、
邯郸冬至夜思家、
别韦参军、
题诗后、
云鬓裁新绿,、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相思、
终南别业、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
推荐诗句: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鳌掷鲸呿 比喻文辞气势磅礴,跌宕起伏。同“鳌掷鲸吞”。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愧不作 愧、怍:惭愧。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 不知所以 以:原因。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指不知道原因。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布被瓦器 布缝的被子,瓦制的器皿。形容生活检朴。
- 八府巡按 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见于戏曲、小说,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