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知命后是不是就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了呢?不是!尽心知命后还有一个过程,即是辨别事物。只有能够辨别各种不同的事物,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因此孟子举了齐国王子的例子,当时齐国国君是齐宣王,王子就是后来的湣王(公元前300~284年在位),这个王子为什么懂得这么多呢?就是因为好学,学得多了,也就能辨别各种不同的事物了。而能够辨别各种不同的事物,才会显得人有气质。如果不会辨别各种不同的事物,那就如同小孩、儿童一样,是没有什么气质的。鲁国国君到宋国,在垤泽门大声喊叫,就是用的国君的以上临下的腔调,但垤泽的守门人却会辨别每个人口音的不同,所以知道这不是宋国的国君,但是他知道这是一个统治者。这就是有没有辨别能力的重要性。能够辨别各种不同的事物,才能够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
推荐古诗:
少年行、
初授拾遗、
狂夫、
山石、
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
开元乐(心事数茎白发)、
青楼曲二首、
听流人水调子、
念奴娇(萧条庭院)、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推荐诗句: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爱钱如命 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一样。形容十分贪婪、刻薄。
- 安国宁家 指治理国家。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暗绿稀红 犹言绿肥红瘦。形容叶盛花稀的暮春景象。
- 聱牙诘屈 聱牙:不顺口;诘屈:曲折。形容文辞艰涩难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花齐放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