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知命后是不是就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了呢?不是!尽心知命后还有一个过程,即是辨别事物。只有能够辨别各种不同的事物,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因此孟子举了齐国王子的例子,当时齐国国君是齐宣王,王子就是后来的湣王(公元前300~284年在位),这个王子为什么懂得这么多呢?就是因为好学,学得多了,也就能辨别各种不同的事物了。而能够辨别各种不同的事物,才会显得人有气质。如果不会辨别各种不同的事物,那就如同小孩、儿童一样,是没有什么气质的。鲁国国君到宋国,在垤泽门大声喊叫,就是用的国君的以上临下的腔调,但垤泽的守门人却会辨别每个人口音的不同,所以知道这不是宋国的国君,但是他知道这是一个统治者。这就是有没有辨别能力的重要性。能够辨别各种不同的事物,才能够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
推荐古诗:
月夜、
小寒食舟中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入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
读严子陵传(客星何补汉中兴)、
和段季承左臧惠四绝句(个个诗家各筑坛)、
薄命司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
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
七绝(天公丧母地丁忧)、
梦(很多的梦)
推荐诗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于盘石 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新领异 指创立新意,提出独特的见解。
- 百伶百俐 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 败军之将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啻天渊 不啻:无异于。渊:深潭。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比喻差别极大。
- 不堪造就 指没有培养前途。
- 不可造次 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
- 不知死活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