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鲁直《 宿舒州太湖观音院》 诗写道:“汲烹寒泉窟,伐烛古松根。相戒莫浪出,月黑虎夔藩。” 夔,字非常新奇,它的意思大概是抵触的意义,可是没有人追究它的出处。杜甫《 课伐木》 诗的诗序说:“督促罪犯到山谷中砍伐山阴的树木,早上出去,晚上回来,我们有篱笆,那儿缺了就在哪儿补上,居处的地方于是能够稍得安宁。山上有老虎,老虎也知道畏忌;如果它依仗着坚利的爪牙,一定会在天色黑时录冲捷的,夔州人的房堤墙壁,是排列着的白桃枝,涂上泥而成为墙的,当中用竹子填实,用来表示阻遏,因为跟老虎离得近,常把老虎和宾客到来的声音弄混。”这首诗的诗句说:“藉汝跨小篱,乳兽待人肉。虎穴连里间,久客惧所触。”由此可知黄鲁直是用这首诗的诗序中的话,然而杜甫在夔州府所作的这首诗中,所谓的“夔人”,是记述当地的风土民俗罢了,本来没有抵触的意义,黄鲁直大概是错用了。
另外,《 寺斋睡起》 这篇绝句说:“人言九事八为律,傥有江船吾欲东。”考察《 主父偃传》 ,“上书说了九件事,其中八件都是谈论律令的,一件是谏伐匈奴的”,意思是八件事是就律令而说的,那么‘为’字应该读成去声,现在黄鲁直似乎是认为该读平声,恐怕也错了。
推荐古诗:
乌夜啼、
曲江二首、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题李凝幽居、
日日、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南涧中题、
出塞、
西施咏、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推荐诗句: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熬枯受淡 指忍受清苦的生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不一存 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伯乐相马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 不卑不亢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不分皂白 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 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不敢旁骛 形容全力做一件事,不敢分心到别的事里面去。
- 不擒二毛 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 不知轻重 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