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自中平年间黄自军之乱起,天下动荡不宁,士大夫没有人不选择跟随的对象的,以此作为保全自身远避祸害的策略,然而不是英豪俊杰不能做到这一点。荀彧年轻的时候,认为颖川是四面开阔易受攻击的地方,劝乡中父老赶快避开此地,乡里的人多怀念故土不能离去,荀彧独自带领同族的人前往冀州,袁绍以对待上等宾客的礼节对待他。荀彧思量袁绍最终不能成就大业,就离开他而跟随了曹操。荀彧的同乡人留下来的,多被乱军杀了。袁绍派使者迎接汝南的士大夫,和洽却独自前往荆州,刘表以对待上等宾客那样的礼遇对待他,和洽说:“我不跟随袁绍的原因,是为了避开纷争之地。昏乱社会的君主,就能经常接近,长时间不离去,谗言邪念就会兴起。”于是向南到武陵去,那些留下来的人多数被刘表杀害。曹操在兖州为兖州牧时,陈留太守张邈跟他是亲友。郡士高柔却认为张邈一定会趁机会进行叛变,就打算带领乡人避开他,众人都认为曹操和张邈相互亲密,对他的话不以为然。高柔全家到了河北,张邈果然反叛曹操。郭嘉初次见到袁绍,对他的谋臣辛评等人说:“聪明的人对衡量他的主人是慎重的,袁绍头绪繁多,不得要领,喜欢图谋,却不能决断,很难跟他一起渡过大难,吾打算再次行动另找主人,你们怎么不离去呢?”辛评等人说:“袁氏现在是最强大的,离开他将往哪儿去呢?”郭嘉不再说话,于是离开,依附了曹操。曹操召见了他,跟他谈论天下大事。郭嘉出来后说:“这才真正是我的主子。” 杜袭、赵俨和繁钦在荆州躲避战乱,繁钦在刘表面前多次显示出奇才,杜袭说:“我们一起来的原因,是想保全自身好等待时机而已,您如果不停地表现才能,就不是我们这一类人。”等到天子在许昌定都,赵俨说:“曹操一定能成就天下大事,我知道归顺谁了。”于是投奔了曹操。河间的邢颛在无终时听说曹操平定了冀州,对田畴说:“听说曹操法令严明,百姓已经厌恶战乱了,乱到极点就会安定。我请求先去投靠他。于是收拾行装回到故乡。田畴说:“邢颛是知道天命的人中的先觉者。”孙策平定了丹阳,吕范请求暂时兼任都督,孙策说;“您已经有了大批人马,哪能再让您屈任小职位呢!”吕范说:“我现在舍弃故土而投靠您的原因,是想济助社会。就如同同乘一条船渡海,有一件事不牢靠,就会共同受到它的破坏,这也是我自己的盘算,不仅仅是您的。”孙策听从了他。周瑜听说孙策的名望,就辞绝结交的好友;等到孙策死后孙权即位,周瑜认为孙权是可以跟他共同成就大业的人,就一心为他服务了。诸葛亮在襄阳时,刘表不能够起用他,但他一见到刘备,就毫不迟疑地为他服务。这些人有这样的卓识远见,怎么会在乱世中遭到困厄呢?
推荐古诗:
独漉篇、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书怀、
早雁、
落花、
鸟鸣涧、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虞美人(湖山信是东南美)、
一叶落(一叶落)、
春昼(朱城报春更漏转)
推荐诗句: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山无陵,江水为竭、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安于位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正之风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 拔树撼山 拔起大树,摇动高山。形容声势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