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文、行、忠、信,是孔子教导学生所立的科目,现在却只教学生文学了。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孔门求学问的次序,现在只剩最后一项学艺罢了。
注释
文:指诗书礼乐等典籍。
行:是行为。忠、
信:是品性上的训练。志道:立志研究真理。
据德:做事依据道理。
依仁:绝不偏离仁恕。
游艺:以六种技艺作为具体本领。
推荐古诗:
赠孟浩然、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青水中蒲三首、
北青萝、
重过圣女祠、
山中、
声声慢(寻寻觅觅)、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洞仙歌(冰肌玉骨)、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推荐诗句: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按甲休兵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舌之声 比喻唠叨、多嘴。
- 笔下超生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 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教训 教训:教育,教诲。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