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滕文公对于“为善”也是做不到的。于是孟子只好又举出古公迁岐的例子。这等于是向滕文公出了两个计策,一是效法古公太王迁徙以避强权,保存族人以图东山再起。二是按一般人的做法,誓死捍卫自己的土地,即使全部牺牲也再所不惜。这两种办法哪一种好呢?孟子没有明说,因为孟子心里很清楚,无论取哪一种,滕国人民都不会追随滕文公,要迁徙,只有滕文公家族的几百或上千人;要死守,也只有这些人。广大的人民百姓都是不会追随他的,因为滕文公从来就不是一个“爱民”的君主,也没有施行“爱民”的政策。一个领导人如果不爱民,人民又怎么会爱领导人呢?
推荐古诗:
赠从弟冽、
云居寺孤桐、
蝉、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列女操、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入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采莲曲(两船相望隔菱茭)、
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
推荐诗句: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筚门闺窦 筚门:柴门;圭窦:上尖下方的圭形门洞。形容穷苦人家的住处。
- 不欢而散 很不愉快地分手。
- 不可究诘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 不立文字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 不吝赐教 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 不蔓不枝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 不牧之地 不能牧养牛马的地。指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