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汉高祖刘邦攻下咸阳城后,很多将领都争先恐后地到储藏金银财宝的府库之中抢夺财物,唯独丞相萧何先去收集秦朝丞相与御史等留存的律令图书,加以妥善保存。后来刘邦之所以能详知天下要塞之地、各地户口的多少、势力的强弱、人民的疾苦,都是靠着萧何所收集的秦朝图书的功劳。
宣曲任氏,其先人是看管仓库的小吏。秦朝败亡之后,一般的豪杰之士都争相夺取金银宝物,只有任氏一家在地窖中储存了很多的粮食。后来楚汉长期对峙于荥阳,人民无法耕种,米价涨到一万钱一石,于是很多人原先劫得的金银财宝又都变成了任氏的财产。
评译
这两个人的才智不分高下,如果易地而处,结果也是一样的。
又如四川卓氏,其先人是赵国人,从事冶铁以致豪富。秦灭赵之后,要将卓氏迁到蜀地去,于是夫妻俩推着车子一路前行。所有被迫迁徙的家族,几乎都争相用本已极少的一些多余财物贿赂官吏,希望可以让他们就近在葭萌县定居。只有卓氏说:“葭萌土地狭窄贫瘠,谋生不易。我听说岷山下有一块肥沃的平原,当地的大芋头长得很好,那儿的人终生不会挨饿,而且那里的人善于织造布匹,生意也好做,是一个很好的谋生之地。”于是他主动要求迁到比较远些的临邛县。卓氏在铁山之下采矿炼铁,经营贸易,终至富可敌国。这样的见识也远远超过了一般人的啊。
注释①沛公至咸阳:汉高祖刘邦在秦末起兵于沛县,自立为沛公。咸阳为秦都城,刘邦攻入咸阳,秦遂灭。②塞:关塞。③米石至万:米价涨到一石万钱。④葭萌:在今四川剑阁东北,为关中入川的必经之路。⑤蹲鸱:大芋头,形状像鸱鸟蹲立,因而得名。⑥临邛:今成都邛崃。⑦敌国:比得上一个国家。
推荐古诗:
离别难、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鸟鸣涧、
五律(三上北高峰)、
临江仙(忘却成都来十载)、
鹊桥仙(缑山仙子)、
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
醉翁操(琅然,清圆)
推荐诗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山夜雨 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笔墨官司 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笔下超生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