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50年(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冬,北魏太武帝南侵至瓜步,广陵太守刘怀之烧城逃走。公元459年(孝武帝大明三年),竟陵王刘诞据广陵反,沈庆之率师讨伐,破城后大肆烧杀。广陵城十年之间二罹兵祸,城摧垣颓,瓦砾衰草,离乱荒凉。鲍照登临劫余废城(芜城),感而作赋。作者将广陵山川胜势和昔日歌吹沸天、热闹繁华的景象与眼前荒草离离、河梁圯毁的破败景象进行对比,在对历史的回顾和思索中,通过气氛的渲染和夸张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屠城暴行的谴责和对统治者的警告。寓有今昔兴亡之感。语言清新遒丽,形象鲜明,风格沉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推荐古诗:
重忆、
夔州歌十绝句(其一)、
书怀、
李花赠张十一署、
韩碑、
滕王阁诗、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入京诗(手帕蘑姑与线香)、
贺新郎(人猿相揖别)
推荐诗句: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 并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理喻 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 不劳而获 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