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鉴赏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无题·八岁偷照镜鉴赏

无题·八岁偷照镜鉴赏

查看无题·八岁偷照镜全诗

  这首诗很多专家认为是义山十六岁时所作,写的是一位聪明早慧的姑娘。从诗的内容看,诗人对少女的观察是细致入微的。从她八岁开始“偷照镜”写起,直到待字闺中,这么长一段生活经历,写的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小姑娘八岁开始有爱美之心,喜欢偷偷地照镜子,已能把自己的眉毛画成长眉了,那时时尚长眉呢。这样的着眼点,活脱脱写出了女孩的心理状态。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就喜欢玩打打杀杀的游戏,而女孩就想着要打扮自己了。十岁时和同伴到野外踏青,还是无忧无虑的,天真烂漫地,想象着芙蓉花做自己的衣裙,觉着特美。到了十二岁开始学艺,她是多么地认真专心,套在手指上的银甲(弹琴用的指甲套)都一直没脱下来。十四岁的姑娘按封建社会的规矩,要避免见到男性,连最亲的人也慨莫能外。女孩失去了行动自由,要躲在闺房内了。她心里想些什么?诗人猜测大约想知道何时出嫁了吧。可父母尚无许嫁的打算,年龄大起来了,十五岁对古代女孩来讲,已是到了婚后生子育女的年龄。所以她只能背对秋千饮泣了。

  从此诗的描述看,这位诗中的姑娘正是诗人初恋对象,因为只有青梅竹马的异性,才可能有如此近距离的观察,才写得出如此动人心弦的诗。可惜父母未能如其愿,姑娘在“泣春风”,也是诗人在叹息。“十五泣春风”正是写出了诗人与姑娘的这段恋爱,没有结果,从此要劳燕分飞,天各一方了。

  有专家研究此诗是自喻少负才华、渴望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而又忧虑前途,证据是诗人在《樊南甲集序》中曾自称:“樊南生十六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近人韦然超认为,这是诗人在十六岁时因初恋对象之父母未能同意他们这段婚姻,而写下的这首诗,不能明题,故称“无题”。而且在其后的众多“无题”诗中有相当数量还是在写他的这段无果初恋。可见这位姑娘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尽管此后诗人结婚生子,与夫人感情深笃,但这段初恋却深深地埋藏心底,时时以“无题”作诗念之。

推荐古诗: 寄扬州韩绰判官醉后赠张九旭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谒山寻天台山送沈子福之江东满江红(试问琵琶)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

推荐诗句: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堵乐业  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哀声叹气  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爱莫之助  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揆度  揆:音‘葵’度:音‘夺’揆度:估量,揣测。指无法推测。
  • 不可一世  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