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懂得了中庸,就应该教导小孩子也懂得中庸;成年人有了本事,就应该教导小孩子学本事。这既是家庭教育问题,也是社会教育问题,而且最主要的是成年人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选择了教育下一代,是最佳行为方式;选择了抛弃,则不是最佳行为方式。因为抛弃不懂得中庸的,抛弃没本事的,就会使彼此间的距离越拉越大,那就要用丈、里、公里来计量了。而距离越拉越大的后果,就相当于不懂得中庸的人、没本事的人即使活到五六十岁,也如同小孩子一样不会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不会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看看现在的中年人,借口工作忙,把孩子委诸托儿所、学校后就很少过问,直到儿女学坏了,才后悔不迭。
推荐古诗:
建昌江、
野望、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入京诗(手帕蘑姑与线香)、
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
挽刘道一(半壁东南三楚雄)、
临江仙(忘却成都来十载)、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推荐诗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熬心费力 耗费心神和气力。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鳌头独占 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 八斗之才 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山盖世 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代文宗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笔饱墨酣 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