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分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列传二十部分翻译

列传二十部分翻译

查看列传二十全诗

  崔沂,唐宣宗大中年间宰相魏公崔铉的幼子,兄崔沆,僖宗广明初年也是宰相。崔沂进士及第,历任监察、补阙。昭宗时,升到员外郎、知制诰。生性刚直守道,但文采不很优美,曾和同舍的颜荛、钱王羽一起执笔,看到他二人写得又快又好,草拟文稿几十份,还一边谈笑自如,崔沂自愧不如。第二天,见到国相说:“我才疏学浅,不足以在这里供职撰写词章。”国相同意他的要求,调任谏议大夫。到梁朝后,任御史司宪,纠正谬误违法之事,不避忌豪强。

  开平年中,金吾街使寇彦卿入朝,经过天津桥时,一个叫梁现的市民来不及回避,前边引导开路的士兵就抓住他扔在石栏上摔死。寇彦卿在梁太祖跟前禀告这事,梁太祖令通事舍人赵可封宣谕旨,令寇彦卿拿出私家财物给死者家属,以赎罪行。崔沂弹劾说“:寇彦卿身为一个人臣,没有擅自杀人的理由。何况天津桥是御路要道,正对着端门,是皇上车驾进出的地方,而不是街使发怒使威风的地方。再说梁现只是来不及回避,他的过错也只够鞭打一顿,抓着他的头摔死,大违朝廷法典,请按法论处。”梁太祖爱惜寇彦卿,要崔沂以过失罪论处,崔沂引法典力争,以仗势杀人者为首犯,其他动过手的人罪减一等。又根据法典斗殴一条,不斗而故意打伤人者,加伤罪一等。崔沂的表章献上,贬任寇彦卿为游击将军、左卫中郎将。崔沂刚正守法,人们都推重他。升左司侍郎,改任太常卿,转任礼部尚书。贞明年中,以本官职兼任西京副留守。这时张全义任留守、天下兵马副元帅、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守太尉、中书令、魏王,名位之重,为朝廷内外第一。崔沂到任后,客将告诉他副留守应当行廷拜礼,崔沂说:“张公官位十分重要,然而还带府尹的名分,不知副留守见府尹的礼仪是什么样子?”张全义知道了,赶快引见崔沂,安慰他说“:彼此都有礼,都老了,不要互相引起麻烦。”庄宗复兴唐朝,又用崔沂为左丞,判吏部尚书铨选司,后受牵连贬为石州司马。明宗即位后,召回,再当左丞。以病弱告老退职,授太子少保致仕。在龙门别墅死去,终年七十多岁,赠太子少傅。

  刘赞,魏州人。年幼时就爱文章。父亲刘王比,任令录,用诗书教他,夏天让他穿青衣单衫。刘王比每次吃肉,另外给蔬菜给刘赞吃,对他说:“肉食是君王给的俸禄。你想吃肉,应当苦心学好文艺,自然可以得到,我的俸禄不可分给你。”因此刘赞刚成年便有文辞,三十多岁登进士第。

  魏州节度使罗绍威任命刘赞为巡官,后罢免回到京师,依附开封尹刘寻阝,很久后,租庸使赵岩上表举荐刘赞为巡官,升到金部员外郎。庄宗进汴州称帝后,租庸副使孔谦因刘赞是同乡,推荐任盐铁判官。天成年中,历任知制诰、中书舍人。刘赞和学士窦梦征同年及第,相邻居住,互相友善,窦梦征死后,刘赞和同年好友杨凝式披麻带孝为窦梦征设牌位痛哭,窦家没有嫡长子,刘赞为他办丧事,抚恤他的遗孀和幼子,人们都赞扬他。改任御史中丞、刑部侍郎。

  刘赞性格雍容随和,与他人没有冲突,当官很谨慎,别人如有私事求他,就是权贵豪绅也不能改变他的操守。没多久,改任秘书监,兼秦王傅。刘赞志节贞素,忽然听到这个任命,哭着坚决推辞,还是推不掉。这时秦王身边的参佐,都是新提拔的小生,言行大多很轻脱,常常称颂秦王功德,阿谀顺从,逢迎谈笑,只有刘赞从容讽劝,进上有补益的话。秦王常接见宾僚和游客,在酒宴上要他们都执笔写诗。刘赞是秦王师傅,秦王也把他和各位客人混同看待,因而很不高兴。秦王知道他的心思,从此告诫典客官,刘赞来了不要引进,令他每月到衙门一次。刘赞既然在王府任职,不敢上朝廷参拜,也不与他人交往,只是关在家里哭泣。到秦王因罪受处罚时,有人说刘赞只应降为京官而不应外谪,而刘赞已穿上麻衣备好驴车在门口。说“:哪有国君的继承人一旦全家肝脑涂地,而宾客参佐只是降为朝官的道理?我得免于一死已很幸运了。”不久台史宣布诏书,将刘赞长期流放到岚州,立即前往被贬的地方。在岚州过了一年,清泰二年春,下诏回到乡里。妻子纥干氏在路上死去,刘赞这时瘦弱得很,痛哭不已,因此也病了,走到石会关而死,终年六十多岁。

推荐古诗: 春夜宴席上戏赠裴淄州赤壁赠渔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送魏二老将行早朝长寿乐(微寒应候)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

推荐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柳絮风轻,梨花雨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百孔千疮  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 摆袖却金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军之将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笔饱墨酣  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剥床及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不乏先例  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
  •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