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二首·其二》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简析
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这是第二首。这首较之第一首《塞上曲·军门频纳受降书》浅明了许多,里面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侯班超的...查看全部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译文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过天门街、
杭州春望、
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
于易水送人一绝、
扬子津望京口、
巫山曲、
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
无题(大江歌罢掉头东)、
青松(大雪压青松)
推荐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热门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哀毁瘠立 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军之将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本小利微 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安于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不辨真伪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 不辞劳苦 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