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分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列传二十部分翻译

列传二十部分翻译

查看列传二十全诗

  崔沂,唐宣宗大中年间宰相魏公崔铉的幼子,兄崔沆,僖宗广明初年也是宰相。崔沂进士及第,历任监察、补阙。昭宗时,升到员外郎、知制诰。生性刚直守道,但文采不很优美,曾和同舍的颜荛、钱王羽一起执笔,看到他二人写得又快又好,草拟文稿几十份,还一边谈笑自如,崔沂自愧不如。第二天,见到国相说:“我才疏学浅,不足以在这里供职撰写词章。”国相同意他的要求,调任谏议大夫。到梁朝后,任御史司宪,纠正谬误违法之事,不避忌豪强。

  开平年中,金吾街使寇彦卿入朝,经过天津桥时,一个叫梁现的市民来不及回避,前边引导开路的士兵就抓住他扔在石栏上摔死。寇彦卿在梁太祖跟前禀告这事,梁太祖令通事舍人赵可封宣谕旨,令寇彦卿拿出私家财物给死者家属,以赎罪行。崔沂弹劾说“:寇彦卿身为一个人臣,没有擅自杀人的理由。何况天津桥是御路要道,正对着端门,是皇上车驾进出的地方,而不是街使发怒使威风的地方。再说梁现只是来不及回避,他的过错也只够鞭打一顿,抓着他的头摔死,大违朝廷法典,请按法论处。”梁太祖爱惜寇彦卿,要崔沂以过失罪论处,崔沂引法典力争,以仗势杀人者为首犯,其他动过手的人罪减一等。又根据法典斗殴一条,不斗而故意打伤人者,加伤罪一等。崔沂的表章献上,贬任寇彦卿为游击将军、左卫中郎将。崔沂刚正守法,人们都推重他。升左司侍郎,改任太常卿,转任礼部尚书。贞明年中,以本官职兼任西京副留守。这时张全义任留守、天下兵马副元帅、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守太尉、中书令、魏王,名位之重,为朝廷内外第一。崔沂到任后,客将告诉他副留守应当行廷拜礼,崔沂说:“张公官位十分重要,然而还带府尹的名分,不知副留守见府尹的礼仪是什么样子?”张全义知道了,赶快引见崔沂,安慰他说“:彼此都有礼,都老了,不要互相引起麻烦。”庄宗复兴唐朝,又用崔沂为左丞,判吏部尚书铨选司,后受牵连贬为石州司马。明宗即位后,召回,再当左丞。以病弱告老退职,授太子少保致仕。在龙门别墅死去,终年七十多岁,赠太子少傅。

  刘赞,魏州人。年幼时就爱文章。父亲刘王比,任令录,用诗书教他,夏天让他穿青衣单衫。刘王比每次吃肉,另外给蔬菜给刘赞吃,对他说:“肉食是君王给的俸禄。你想吃肉,应当苦心学好文艺,自然可以得到,我的俸禄不可分给你。”因此刘赞刚成年便有文辞,三十多岁登进士第。

  魏州节度使罗绍威任命刘赞为巡官,后罢免回到京师,依附开封尹刘寻阝,很久后,租庸使赵岩上表举荐刘赞为巡官,升到金部员外郎。庄宗进汴州称帝后,租庸副使孔谦因刘赞是同乡,推荐任盐铁判官。天成年中,历任知制诰、中书舍人。刘赞和学士窦梦征同年及第,相邻居住,互相友善,窦梦征死后,刘赞和同年好友杨凝式披麻带孝为窦梦征设牌位痛哭,窦家没有嫡长子,刘赞为他办丧事,抚恤他的遗孀和幼子,人们都赞扬他。改任御史中丞、刑部侍郎。

  刘赞性格雍容随和,与他人没有冲突,当官很谨慎,别人如有私事求他,就是权贵豪绅也不能改变他的操守。没多久,改任秘书监,兼秦王傅。刘赞志节贞素,忽然听到这个任命,哭着坚决推辞,还是推不掉。这时秦王身边的参佐,都是新提拔的小生,言行大多很轻脱,常常称颂秦王功德,阿谀顺从,逢迎谈笑,只有刘赞从容讽劝,进上有补益的话。秦王常接见宾僚和游客,在酒宴上要他们都执笔写诗。刘赞是秦王师傅,秦王也把他和各位客人混同看待,因而很不高兴。秦王知道他的心思,从此告诫典客官,刘赞来了不要引进,令他每月到衙门一次。刘赞既然在王府任职,不敢上朝廷参拜,也不与他人交往,只是关在家里哭泣。到秦王因罪受处罚时,有人说刘赞只应降为京官而不应外谪,而刘赞已穿上麻衣备好驴车在门口。说“:哪有国君的继承人一旦全家肝脑涂地,而宾客参佐只是降为朝官的道理?我得免于一死已很幸运了。”不久台史宣布诏书,将刘赞长期流放到岚州,立即前往被贬的地方。在岚州过了一年,清泰二年春,下诏回到乡里。妻子纥干氏在路上死去,刘赞这时瘦弱得很,痛哭不已,因此也病了,走到石会关而死,终年六十多岁。

推荐古诗: 山中问答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颐和园词(汉家七叶钟阳九)忆秦娥(西风烈)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雨晴游洞宫山天庄观坐间复雨(近水松篁锁翠微)代闺人答轻薄少年(妾家近隔凤凰池)赠婢(公子王孙逐后尘)芳草渡(梧桐落)

推荐诗句: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新领异  指创立新意,提出独特的见解。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 波涛汹涌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折千回  形容经过种种曲折和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