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小令开头较为豪放,而结尾却归于万般无奈,道出了词人北巡时的清冷心境。
此词镂景刻情,表面写景,实是叹息人生际遇之多舛,仕途之蹭蹬,表达了强烈的时空感和一个觉醒者的孤独意识。蔡嵩云《柯亭词作》云:“纳兰小词,丰神迥绝”,“尤工写塞外荒寒之景,殆扈从时所身历,故言之亲切如此”。纳兰身历此情此景,清醒地意识到“我”作为“独立的这一个”的存在。此时,时代虽历“康乾盛世”,然封建君主制的衰落与腐朽已毕现于“烈火烹油,锦上添花”的背面。少年早慧、颖悟过人的纳兰,过早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自然成了那个时代惟一醒着却无路可走的人。故其笔下的塞外风光,在草露蕴藉、亲切可人之外,还具有了独特而朴素的形而上的孤独意识。
纳兰容若曾与康熙北巡,此令概北巡期间所作。“穹庐”应指北巡行营的围帐,“万帐”即形容规模庞大,时已入夜,如此大军却悄然无声,此处写静。“人醉”,醉眼再加上野外天低,所以“星影摇摇欲坠”,此处显动。星影摇晃下,人也沉沉睡去,欲梦回家乡,却“又被河声搅碎”。人身不得还,连梦也不得还。又能怎样呢,还是睡去吧,纵然无梦,但也无知无觉,总好过醒时的寂寞无奈。
推荐古诗:
建昌江、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北青萝、
鹿柴、
漆园、
御街行、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霁月难逢)、
寒月吟(夜起数山川)
推荐诗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门弄斧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 半壁江山 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硕肥腯 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
-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