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小令开头较为豪放,而结尾却归于万般无奈,道出了词人北巡时的清冷心境。
此词镂景刻情,表面写景,实是叹息人生际遇之多舛,仕途之蹭蹬,表达了强烈的时空感和一个觉醒者的孤独意识。蔡嵩云《柯亭词作》云:“纳兰小词,丰神迥绝”,“尤工写塞外荒寒之景,殆扈从时所身历,故言之亲切如此”。纳兰身历此情此景,清醒地意识到“我”作为“独立的这一个”的存在。此时,时代虽历“康乾盛世”,然封建君主制的衰落与腐朽已毕现于“烈火烹油,锦上添花”的背面。少年早慧、颖悟过人的纳兰,过早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自然成了那个时代惟一醒着却无路可走的人。故其笔下的塞外风光,在草露蕴藉、亲切可人之外,还具有了独特而朴素的形而上的孤独意识。
纳兰容若曾与康熙北巡,此令概北巡期间所作。“穹庐”应指北巡行营的围帐,“万帐”即形容规模庞大,时已入夜,如此大军却悄然无声,此处写静。“人醉”,醉眼再加上野外天低,所以“星影摇摇欲坠”,此处显动。星影摇晃下,人也沉沉睡去,欲梦回家乡,却“又被河声搅碎”。人身不得还,连梦也不得还。又能怎样呢,还是睡去吧,纵然无梦,但也无知无觉,总好过醒时的寂寞无奈。
推荐古诗:
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寄之、
征夫、
北齐二首、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宿建德江、
长信秋词五首(真成薄命久寻思)、
重赠乐天、
别云间(三年羁旅客)、
绝句(扁舟明月两峰间)、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
推荐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锤打人 比喻暗中对人进行攻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师回朝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 碧落黄泉 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 不吃烟火食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 不甘寂寞 形容不甘心被冷落或急于想参与某件事情。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一世 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不可向迩 迩:近。不可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