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赏析

赏析

查看全诗

西汉东方朔创作的一首辞赋。这首诗表现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忠贞遭弃,无辜被流放的痛苦心情。他抨击楚王昏庸,群小营私,斥逐鸿鹄,近习鸱枭的黑暗政治,表现诗人独立、坚定的节操,宁可独抱忠信而死,也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七谏》乃汉武帝时代滑稽大师东方朔所作。由<初放>、<沉江>、<怨世>、<怨思>、<自悲>、<哀命>、<谬谏>七篇短诗组成。谏,规劝的意思。王逸认为古代人臣三谏不从,则退而待放;屈原与楚同姓,其殷勤忠厚之心尤过一般臣子,故加为"七谏"。或以为之所以题为《七谏》,乃取义于“天子有命臣七人”人之意。此诗写屈原被初放逐时对楚国黑暗政治的抨击,表现出诗人可孤独而死,也决不变心从俗的高洁精神。

推荐古诗: 登金陵凤凰台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试借君王玉马鞭)游南阳清泠泉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题齐安城楼青水中蒲三首山居即事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庆清朝慢(禁幄低张)

推荐诗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黯然销魂  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 傲慢无礼  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衣卿相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补天浴日  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不悱不发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