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燕的散文充满强烈的批判社会的精神:对程朱理学,他持批判态度,揭露统治者“以梦愚天下后世”;对科举制度,也持批判态度,认为这套制度是为统治者钳制思想言论;他呼吁文章用世,提出布衣与人主平等,这在当时是非常可贵的。他的人物传记往往能写出传主的精神气质;山水游记情景结合,表现自己的个性;小品文随心所欲,纵横自如。他对自己文章与统治者的矛盾有充分的认识,并看到这是才是他所追求的价值所在:“不遇之文,其文必佳,……佳者必传,是天将传吾文也。”近代以来,廖文的思想内涵越来越受研究者的重视。
廖燕也使清代岭南散文进入更高境界。其中“杂著”载杂剧《醉画图》、《镜花亭》、《诉琵琶》、《续诉琵琶》等四种。其中《诉琵琶》是廖燕传奇中思想性、艺术性最高的作品。
推荐古诗:
贾生、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瑶池、
开元乐(心事数茎白发)、
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
齐州送祖三、
宴词、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赞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
推荐诗句: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慢少礼 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波涛汹涌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 博闻强记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弃草昧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