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继前几章而深入阐述有关修身的问题。开头六句提出六种情况、六个疑问:“能无离乎?”“能无为乎?”“能如婴儿乎?”“能无疵乎?”“能为雌乎?”“能无知乎?”这六个问题实际上说的就是有关修身、善性、为学、治国诸多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一章的解释,学术界有些分歧。一是对“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句话的判定,有人认为是与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等相雷同,因而系错简;也有人认为,五十一章就道而言,本章就圣人而言,文句相同,其对象不同。在《道德经》一书中,文相同或近似的情况,前后重复的情况都是常见的现象,不必认定为错简。此外对于“载营魄抱一”的“一”,有学者认为此一为“一身”的意思,即精神与躯体合而为一身,不可分离;有人认为“一”即“道”,“抱一”即统一于道;也有人认为“一”可以当“专一”解释,此句译为人要安居于常居之所,专一慎独,须臾也不能受物欲的诱惑。本书依从前种观点。
推荐古诗:
无题153、
诸将五首(其二)、
燕子来舟中作、
九日齐山登高、
柳枝(风情渐老见春羞)、
绝句(朝游北海暮苍梧)、
题义公禅房、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
放歌(天地太无情)
推荐诗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爱之欲其生 指喜欢一个人时总想叫他活着。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唇递舌 挑拔是非。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并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 博大精深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不成三瓦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