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柔”是《道德经》的基本观念之一,除本章论述外,七十六章以及其它一些章节里也多所论及。“柔弱”是“道”的基本表现和作用,它实际上已不局限于与“刚强”相对立的狭义,而成为《道德经》概括一切从属的、次要的方面的哲学概念。老子认为,“柔弱”是万物具有生命力的表现,也是真正有力量的象征。如果我们深入一个层次去考虑问题,就会发现老子要突出的是事物转化的必然性。他并非一味要人“守柔”、“不争”,而是认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即柔弱可以战胜刚强的。这是深刻的辩证法的智慧。因此,发现了“柔弱”方面的意义是老子的重大贡献。
推荐古诗:
中山孺子妾歌、
池上、
府西池、
观刈麦,时为周至县尉、
柘枝词、
南征、
叹花、
题义公禅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
推荐诗句: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暗箭中人 暗:暗中;箭:放箭;中:中伤。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中用阴险的手段攻击或陷害别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倍日并行 日夜赶路。
- 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博览群书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 薄命佳人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 伯道无儿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 不拔之志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