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包括两层内容:一是讲“道”的伟大;二是讲法宝的妙用。有学者认为这二者之间没有联系,毫不相应,显然是它章错简,认为可以移到三十四章,“故能成其大”句下。我们的看法与这种主张有些区别,认为这两层次前后呼应,有内在联系。例如,第一句和第二句说,天下人都说我道伟大,不像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我这个伟大的“道”有什么护身的法宝呢?这就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难道不是两层意思的内在联系吗?“慈”,包含有柔和、爱惜之意。四十章讲“弱者道之用”;四十三章讲“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五十二章讲“守柔曰强”;四十五章讲“清静为天下正”,五十五章的“和”,六十一章的“牝常以静胜牡”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慈”的范围之内。“无为”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最高概括,而“慈”的另一个名词则是“无为”。“慈”是三宝的首要原则,用慈进攻可以得胜,退守则可以坚固。如果上天要救护谁,就用慈来保卫他。
“俭”的内涵有二层,一是节俭、吝惜;二是收敛、克制。五十九章讲“治人事天,莫若啬”,与这里的“俭”是相同的含义。俭即是啬。他要求人们不仅要节约人力物力,还要聚敛精神,积蓄能量,等待时机。“不敢为天下先”,也有二层涵义,一是不争,谦让;二是退守、居下。六十一章讲“大邦者下流”;六十六章讲江海“善下”,都指不为天下先的意思。这符合于“道”的原则。总之,“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等“三宝”,是老子对于“道”和“德”的社会实践意义上的总结。老子身处战乱,目击了太多的暴力残酷场面,深深地感觉到治国安邦离不开这三宝,因而才极力加以阐扬。
推荐古诗:
念昔游、
(七言绝句)沈下贤、
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
北山(北山输绿涨横陂)、
代闺人答轻薄少年(妾家近隔凤凰池)、
更漏子(风带寒)、
感讽五首(合浦无明珠)、
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
凤栖梧(帘下清歌帘外宴)、
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
推荐诗句: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背本趋末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 本小利微 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设想 未来情况不能想象。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
- 不折不扣 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