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以《斥战》为题,旨在阐述作战中实施敌情侦察的重要性。它认为,只有通过侦察摸清敌人的实际情况,才能使自己预有准备,从而确保作战的胜利。本篇引自《孙子兵法·谋攻篇》的“以虐待不虞者胜”,虞,准备,防范;全句意思是:以有准备的我军来对付没有准备的敌人,就能取得胜利。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战争的准备是以侦察和掌握敌情实际为根本前提的,而战争的准备工作,不仅在于战前要通过侦察摸清敌情,并据此进行周密的战略谋划,而且还要在战争实施过程中,继续运用侦察手段,随时了解和掌握敌情动态,采取相应对策,做好应急准备。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西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春,居于今青海境内的西羌先零部胁迫罕、幵等部举兵反汉,严重危及汉朝河西诸郡的安全。后将军赵充国奉命率军在平息先零羌贵族谋叛的斗争中,所以能够不费多大代价而取得胜利,得益于他对侦察工作的高度重视,乃是其获胜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率兵到达前线后,并不急于出战,而是通过深入细致的敌情侦察,摸清了先零是发动这场叛乱的主谋,而罕、幵则是在被胁迫的情况下参与叛乱的;他们之间既相联合,又有矛盾。据此,赵充国采取了以先零为军事打击重点、以罕、幵为政治招降对象的战略方针。其后,恰是在这一军政并举的正确方针的指导下,赵充国抓住有利时机,集中兵力一举击破先零,罕、幵则在政治招抚下不战而降,从而赢得了平叛斗争的完全胜利。这里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老将赵充国不仅用兵持重,先计而后战,而且结合实践经验,首次明确提出“击虏以殄灭为期”的打歼灭战的指导原则,这是非常可贵的。
推荐古诗:
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怨诗、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黄花川、
早春行、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小桃红(画堂春暖绣帏重)、
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
推荐诗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案无留牍 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 败鼓之皮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捕风捉影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企及 企:希望;及:达到。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 不劣方头 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 不平则鸣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