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写作背景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长恨歌写作背景

长恨歌写作背景

查看长恨歌全诗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推荐古诗: 古风(大车扬飞尘)临洞庭湖赠张丞相送沈子福之江东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声声慢(寻寻觅觅)念奴娇(水天空阔)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襁褓中)七绝(天公丧母地丁忧)夜曲好事近(挥袖上西峰)

推荐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并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入耳  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 不可揆度  揆:音‘葵’度:音‘夺’揆度:估量,揣测。指无法推测。
  • 不吝珠玉  吝:舍不得。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
  • 不明不白  指说话含含糊糊,很不清楚。也形容行为暧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