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论述了用兵原则,提出出兵要“审因”和“威胜”。所谓“审因”,就是要顺应时势,师出有名,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要打正义的战争。师出有名,打正义战争,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威胜”则要求为将之人,善于凭借这种群众拥护而形成的群众力量的优势取胜。一员将领能达到“审因”和“威胜”的要求,就可以成为万夫莫当的大将,征服四海的豪杰了。
推荐古诗: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蜀道难(噫吁嚱)、
竹枝(巴东船舫上巴西)、
江南春绝句、
难念的经、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西江月(山下旌旗在望)、
沁园春(情若连环)、
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
虞美人(湖山信是东南美)
推荐诗句: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拔葵去织 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博古通今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不差毫发 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端倪 端倪:头绪。找不着头绪。形容变化莫测。
- 不能自拔 拔:摆脱。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 不怕官,只怕管 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 不知丁董 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