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论述了兵权问题。这个问题,诸葛亮在《将苑》的第一篇文章《兵权》中,已有论述,不过侧重点不同:《兵权》论述的是统兵之权,是总的指挥权;《假权》一文着重论述的是临阵指挥之权,强调“将之出,君命有所不受。”要求保证将领临阵指挥的全权。文章一开头就用了三个排句,突出说明这个指挥权关系重大。接着,文章又用比喻加以论证,最后还引用孙武和周亚夫这样杰出的军事家的名言加以证明,可见诸葛亮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也确实太重要了,诸葛亮自己就有切身之痛。当他四出祁山,好不容易连胜司马懿,打出了大好形势时,后主刘禅却听信宦官的谗言,下旨召回诸葛亮,意欲削权防变。诸葛亮无奈撤兵,结果功号一篑,白白葬送了大好形势。最终诸葛亮没能征服中原,抱撼而死。授予将领全权,确实是用兵的根本。
推荐古诗: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正气歌并序(天地有正气)、
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示长安君(少年离别意非轻)、
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
木兰花(三年流落巴山道)、
渔父(湘湖烟雨长菁丝)、
更漏子(秋水平)、
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促促何促促)
推荐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热文成语
- 昂首阔步 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生乐业 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花齐放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彼众我寡 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 必恭必敬 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