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乐正子随同王子敖到了齐国。 乐正子来见孟子。孟子说:“你也会来见我吗?” 乐正子说:“先生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 孟子说:“你来了几天了?” 乐正子说:“前几天来的。” 孟子说:“前几天?那么我说这样的话,不是正合适吗?” 乐正子说:“我是因为住的客舍还没有找好。” 孟子说:“你曾听说过,要等客舍找好后,才来求见长辈的吗?” 乐正子说:“我有罪过。”
注释1.乐正子:名克,鲁国人,孟子的学生,当时正在鲁国做官。《孟子·梁惠王下》:“乐正子入见。”2.子敖:姓王名驩,字子敖。齐国贵臣,官右师。
推荐古诗:
一七令(诗,绮美,瑰奇)、
九日蓝田崔氏庄、
雪晴晚望、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梧桐影(明月斜)、
戏题磐石、
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锁昼)、
沁园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
挽刘道一(半壁东南三楚雄)、
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
推荐诗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日衣绣 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轨之徒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 不骄不躁 不骄傲,不急躁。
- 不可言状 言:说;状:描绘。无法用言语形容。
- 不擒二毛 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