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例证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军用例证

军用例证

查看军用全诗

  武器装备是战争力量诸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战斗力的物质基础,不仅影响军队的士气,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有着重大的影响。即本篇所说的:“此兵之大成也。”忽必烈使用回回炮攻克襄樊,就是这样的一个事例。

  至元四年(1267 年)八月,元世祖忽必烈发动了攻宋战争,把主攻方向选在南宋的喉襟要地襄阳、樊城(今湖北襄樊)。襄阳位于汉水南岸。樊城位于汉水北岸,依山傍水,设防坚固,易守难攻。蒙古军用铁骑和步兵连续发起多次进攻,都未能破城。强攻不下,只好改为长期围困。坐镇大都(今北京)的忽必烈,为此整日苦思破城良策。他联想起先前蒙古军西征时,曾缴获过一种回回炮,威力巨大,声震十里,可以洞城裂垒。此时围攻襄樊,何不试用一下?于是,下令从武库中调拨这种大炮,可是因年久失修,己不堪使用。忽必烈赶紧派使者到西域去征调能够制造这种大炮的能工巧匠进京造炮。

  两名回回族造炮高手阿老瓦丁、亦思马因应召携带家眷和造炮工具日夜兼程,来到大都。忽必烈亲至馆舍慰问,并设宴招待,然后调集百名技工,选好造炮场所,要求一年之内造出五门大炮。二位炮匠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三个月后,五门大炮已经制成。忽必烈闻讯,即亲往检阅试炮。只见一声令下。大炮击发,一声巨响,震耳欲聋;炮弹如离弦之箭,飞出千余步远,弹着处土石飞溅,现出一个深达数尺的大弹坑。忽必烈一见威力如此巨大,龙颜大悦,当即奖赏了两位炮匠,祝贺他们提前完成了造炮任务。几个月后,二位炮匠又造出了五门大炮。忽必烈即令他们携带造成的十门大炮,由部队护送至前线,把大炮安装在樊城东南角。主帅一声令下,十门大炮同时击发,“声震大地,所击无不摧陷”。接着,移炮轰击襄阳。围困长达五年之久的襄、樊二城,相继被攻破。忽必烈闻讯大喜,即将此炮命名为“巨石炮”,命令元军携炮直趋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

  忽必烈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看到了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因此对于能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先进技术,总是及时加以吸取应用,从即位时起,他就“遣帖木儿、李舜钦等行部,考课各路诸色工匠”,选用各种能工巧匠到京城,只要是有技能之人,不分国籍种族,不论地位高低,均加以重用。从而保证了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

推荐古诗: 古风(代马不思越)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江楼月题桃花夫人庙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和侄女王城(东风未肯入东门)浪淘沙(大雨落幽燕)南歌子(山与歌眉敛)南乡子(凉簟碧纱厨)望江南(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推荐诗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昂首望天  仰起头,望着天。喻指眼光向上,作风浮泛,不肯放下架子、深入基层。
  • 捱风缉缝  指多方钻营,找门路。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珍玉食  泛指精美的肴馔。
  • 白发青衫  青衫:无功名者的服饰。谓年老而功名未就。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勃然奋励  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奋发起来,激励自己。
  • 不得善终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知所措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百结悬鹑  比喻衣衫破烂。鹑鸟尾秃,像补缀百结,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