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例证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鸟云山兵例证

鸟云山兵例证

查看鸟云山兵全诗

  山地作战,因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给机动、联络和后勤补给带来困难。无论是攻和守,都有利有弊。对于守方而言,可以据险阻扼,以逸待劳,但一旦补给和水源被切断,则容易“为敌所栖”。对于攻方而言,有利于隐蔽接敌,迂回、包围和渗透。但由于敌人占据了有利地形,控制了道路、谷地、险隘,则容易“为敌所囚”。因此,对于攻守双方来讲,都应该趋利避害,根据不同情况,灵活用兵,去争取胜利。马谡街亭之败就是由于“为敌所栖”的结果。

  太和二年(228 年)春,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诸葛亮的进攻部署是,扬言由斜谷进攻郿城(今陕西眉县北),令赵云、邓芝率部为疑兵,据箕谷(今陕西宝鸡东南),自率主力出祁山(今甘肃礼县东北),夺取陇右。正月,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声东击西,“身率大军攻祁山”,魏朝野震恐。天水、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安定(今甘肃泾川)三郡叛魏应蜀。魏明帝曹叡急命大将张率步骑五万,西拒诸葛亮,并于二月十七日亲去长安督战。于是,蜀魏双方为争夺陇右展开一场激战。蜀军一方面准备进攻尚未降服的广魏(今甘肃天水东北)、陇西(今甘肃陇西)二郡,企图夺取整个陇右,同时集中一定兵力,准备迎击魏的援军。魏军张郃部则迅速西进,越过六盘山与陇山之间的谷道,转锋南下,横渡渭水,直趋街亭(今甘肃天水县东南街子口),威胁蜀军侧后,企图击败蜀军,夺回陇右,诸葛亮为保障主力翼侧的安全,便于进兵,命马谡率前军进驻街亭。街亭位于渭河与麦积山之间,是关陇间的通道之一,地位十分重要。马谡抵达街亭后,骄傲轻敌,违背诸葛亮依山傍水部署兵力的指示,不据隘守险,反而“舍水上山”,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副将王于提出:“街亭山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我军则不战自溃。”因此请求按原计划依山傍水扎营。但马谡高傲自大,认为“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致胜的秘诀。”王平再三劝阻,马谡都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将大军布于山上。

  张郃进逼街亭,侦知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断其水源、粮道,然后将马谡部围困于山上,并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耐,军心涣散,不战自乱。张郃乘势进攻,蜀军大败,街亭失守,马谡之败,使诸葛亮大军“进无所据”,继续夺取陇右的战机已失,且翼侧受到威胁,只好撤军,导致第一次攻魏失败。而马谡也因损兵失地被军法处斩。

推荐古诗: 沙丘城下寄杜甫奉和思黯自题南庄见示兼呈梦得游龙门奉先寺留别王维游子吟青楼曲二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梓州李使君辛夷坞点绛唇(蹴罢秋千)

推荐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茶不饭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折不扣  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 不知高低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 不知好歹  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 不置褒贬  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