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孟子说:“柳下惠不会因为自己是三公的地位而改变特立独行的本能。”
注释介:《书·秦誓》:“如有一介臣。”《诗·郑风·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左传·襄公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国语·吴语》:“一介嫡女。”《汉书·孔光传》:“援纳断断之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介异于人臣。”《广雅》:“介,独也。”这里用为独特之意。
推荐古诗:
和刘郎中学士题集贤阁、
杨柳枝(苏家小女旧知名)、
赠元稹、
赠渔父、
答张十一、
悯农、
哭刘司户蕡、
无题二首(来是空言去绝踪)、
渔翁、
陇西行
推荐诗句: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阑、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半斤八两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笔下生花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卑不亢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不次之迁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 不分畛域 畛域:范围,界限。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不羁之才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