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十九节翻译及注释

第十九节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十九节全诗

译文  貉稽说:“我很大地不理解于众人的议论。”  孟子说:“这没有什么妨碍。读书人都憎恶这种众人的议论。《诗经》上说:‘内心很忧愁,被那些小人所怨恨。’孔子就是这样的。《诗经》上又说:‘展现而不断绝他的怨恨,也不失去对他的问候。’周文王就是这样的。”

注释1.貉稽:人名。2.悄:(qiao巧)《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诗·陈风·月出》:“劳心悄兮。”《诗"小雅"出车》:“忧心悄悄,仆夫况瘁。”《文选·潘岳·笙赋》:“诀后悄切。”《说文》:“悄,忧也。”这里用为忧愁的样子之意。3.愠:(yun.韵)《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用于恼怒、怨恨之意。4.肆:《诗·小雅·楚茨》:“或剥或享,或肆或将。”《诗"大雅"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诗·大雅·行苇》:“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论语·阳货》:“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说文》:“肆,极陈也。”朱骏声曰:“此字本训长。”《广韵》:“肆,陈也。”本义为陈列之意,这里引伸为展现之意。5.殄:(tian舔)《书·毕命》:“余风未殄。”《诗·大雅·瞻卬》:“邦国殄瘁。”《左传·宣公二年》:“败国尽民。”《淮南子·本经》:“丁殄地财。”《说文》:“殄,尽也。”这里用为断绝,竭尽之意。6.厥:(jue缺)《易·大有·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书"说命上》:“若药弗瞑眩,厥疾弗廖。”《书·禹贡》:“厥上为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为中中。”《诗"小雅"大田》:“俶载南亩,播厥百谷。”《诗"大雅"文王》:“世之不显,厥犹翼翼。”《尔雅·释言》:“厥。其也。”《孟子·梁惠王下》:“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这里用为代词,相当于“其”之意。7.殒:《诗·大雅·緜》:“肆不殄厥愠,亦不殒厥问。”《一切经音义》引《声类》:“殒,没也。”《一切经音义三》:“殒,字书作陨,同于敏反。”《后汉书·隗嚣传》:“妻子颠殒。”这里用为失去之意。

推荐古诗: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过故人庄山中送别声声慢(寻寻觅觅)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替豆萁伸冤(煮豆燃豆萁)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梅花(墙角数枝梅)好事近(挥袖上西峰)望江道中(吾道非邪来旷野)

推荐诗句: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碍难从命  碍:妨碍;从:听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吩咐,是委婉拒绝对方要求的话。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年偕老  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
  • 百兽率舞  各种野兽,相率起舞。旧指帝王修德,时代清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炳烛夜游  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 不愤不启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