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十九节翻译及注释

第十九节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十九节全诗

译文  貉稽说:“我很大地不理解于众人的议论。”  孟子说:“这没有什么妨碍。读书人都憎恶这种众人的议论。《诗经》上说:‘内心很忧愁,被那些小人所怨恨。’孔子就是这样的。《诗经》上又说:‘展现而不断绝他的怨恨,也不失去对他的问候。’周文王就是这样的。”

注释1.貉稽:人名。2.悄:(qiao巧)《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诗·陈风·月出》:“劳心悄兮。”《诗"小雅"出车》:“忧心悄悄,仆夫况瘁。”《文选·潘岳·笙赋》:“诀后悄切。”《说文》:“悄,忧也。”这里用为忧愁的样子之意。3.愠:(yun.韵)《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用于恼怒、怨恨之意。4.肆:《诗·小雅·楚茨》:“或剥或享,或肆或将。”《诗"大雅"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诗·大雅·行苇》:“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论语·阳货》:“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说文》:“肆,极陈也。”朱骏声曰:“此字本训长。”《广韵》:“肆,陈也。”本义为陈列之意,这里引伸为展现之意。5.殄:(tian舔)《书·毕命》:“余风未殄。”《诗·大雅·瞻卬》:“邦国殄瘁。”《左传·宣公二年》:“败国尽民。”《淮南子·本经》:“丁殄地财。”《说文》:“殄,尽也。”这里用为断绝,竭尽之意。6.厥:(jue缺)《易·大有·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书"说命上》:“若药弗瞑眩,厥疾弗廖。”《书·禹贡》:“厥上为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为中中。”《诗"小雅"大田》:“俶载南亩,播厥百谷。”《诗"大雅"文王》:“世之不显,厥犹翼翼。”《尔雅·释言》:“厥。其也。”《孟子·梁惠王下》:“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这里用为代词,相当于“其”之意。7.殒:《诗·大雅·緜》:“肆不殄厥愠,亦不殒厥问。”《一切经音义》引《声类》:“殒,没也。”《一切经音义三》:“殒,字书作陨,同于敏反。”《后汉书·隗嚣传》:“妻子颠殒。”这里用为失去之意。

推荐古诗: 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三川北虏乱如麻)杜陵叟别董大喜迁莺(晓月堕)南涧中题清明日宴梅道士房题义公禅房送别送元二使安西

推荐诗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能赞一辞  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巴巴劫劫  指心情急切的样子。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