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孟子到滕国,住在上等的旅馆里,有一双尚未织完的鞋子放在窗台上不见了,旅馆里的人找不到它。就有人问孟子说:“是不是随从你的人搜求起来了?” 孟子说:“你以为他们是为偷窃鞋子而来的吗?” 那人说:“恐怕不是的。” 孟子说:“我作为先生是来办教育的,对过往的不追问,对来的不拒绝。如果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我都接受,如此而已。”
注释1.上宫:上等的旅馆。2.屦:(ju巨)《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冠緌双止。”《诗·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周礼·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左传·僖公四年》:“共其资粮屝屦。”《孟子·滕文公上》:“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荀子·礼论》:“卑絻、黼黻、文织,资粗、衰绖、菲繐、菅屦,是吉凶忧愉之情发于衣服者也。”《说文》:“屦,履也。”段玉裁注:“今时所谓履者,自汉以前皆名屦。”这里用指为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之意。业屦:未织完的鞋子。3.廋:(sou收)《论语·为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孟子·离娄上》:“观其眸子:人焉廋哉!”《汉书·赵广汉传》:“直突入其门,廋索私屠酤。”颜师古注:“廋读与搜同,谓入室求之也。”《玉篇·广部》:“廋,求也,索也……亦作搜。”这里用为搜求之意。4.设科:办教育。
推荐古诗:
百炼镜、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嘲桃、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漆园、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
和段季承左臧惠四绝句(个个诗家各筑坛)、
梦秦氏赠言(三春过后诸芳尽)
推荐诗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按行自抑 按:克制。约束自己的行为。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霸王风月 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 闭口藏舌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魔缠身 指长期患病。
- 博硕肥腯 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教之教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