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春节的诗很多。王安石这首抓住放鞭炮、喝屠苏酒、新桃换旧符三件传统习俗来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这样写,精炼、典型、概括力强。诗中流露出的欢快气氛,与作者开始推行新法、实行改革、希望获得成功的心情是相一致的。现在贴桃符的人少了,多数人把桃符换成了春联,但过年放鞭炮、喝酒的习俗还在民间广为流传达室。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非常悠久的。这首诗也就具有传统美的品格。当然,现在大城市人太多,从空气的清洁和防火等方面考虑,并不提倡鞭炮。
推荐古诗: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寒闺怨、
忆梅、
更漏子(金雀钗)、
归嵩山作、
漆园、
明月三五夜、
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锁昼)、
入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
菩萨蛮(柳庭风静人眠昼)
推荐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傲不可长 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傲睨一切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日升天 原是道教指白昼升天成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贵起来。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补天柱地 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能自已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