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两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赠此诗以勉励之。(苏轼赠此诗时,刘季孙已58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
推荐古诗:
读庄子、
题乌江亭、
渔翁、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洞仙歌(江南腊尽)、
上太行(西风落日草斑斑)、
宿金沙江(往年曾向嘉陵宿)、
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
江城子(翠蛾羞黛怯人看)
推荐诗句: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奔逸绝尘 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齿于人 指被人看不起。
- 不乏先例 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敢旁骛 形容全力做一件事,不敢分心到别的事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