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隐公七年翻译

隐公七年翻译

查看隐公七年全诗

  七年春季,滕侯逝世,《春秋》没有记载滕侯的名字,是由于没有和鲁国同盟的缘故。凡是诸侯各国缔结过同盟,就彼此把国名向神明报告,所以当国君死后则在讣告上也写上名字,这是为了向同盟国报告国君逝世和继承的人,以便继续过去的友好关系,并以此安定人民,这是礼的大法。

  夏季,在中丘筑城。《春秋》加以记载,由于妨碍了农时。

  齐僖公派夷仲年前来聘问,这是为了巩固艾地的盟会。

  秋季,宋国和郑国讲和。七月十七日,在宿地结盟。隐公进攻邾国,这是为宋国而去进攻的。

  当初,戎人朝觐周王,向公卿送了财币,唯有凡伯不以宾礼款待。冬季,周天子派凡伯来鲁国聘问。在回去的路上,戎人在楚丘对他加以截击,俘虏他回去。

  陈国与郑国讲和。十二月,陈国的五父到郑国参与结盟。初二,和郑庄公盟誓,歃血的时候心不在焉。泄伯说:“五父一定不免于祸,因为他不认为结盟是国家的利益。”

  郑国的良佐到陈国参加结盟,十一日,和陈侯结盟,看出了陈国将要发生骚乱。

  郑国的公子忽在周桓王那里,所以陈桓公请求把女儿嫁给他。郑庄公同意,于是就订了婚。

推荐古诗: 冬至夜屏风绝句山石游太平公主山庄送李侍郎赴常州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重别梦得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自题一绝(满纸荒唐言)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霁月难逢)

推荐诗句: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发千丈  形容头发既白且长,表示人因愁思过重而容颜衰老。
  • 百炼成钢  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补过拾遗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 不齿于人  指被人看不起。
  • 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