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作于成都。诗人被免去参议官后之后,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一病就是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共二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这句诗犹如漫漫长夜中的一盏心灯,不但使诗歌思想生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成了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励的名言。
推荐古诗: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
急乐世、
剑客、
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
归嵩山作、
早朝、
终南山、
浣溪沙、
菩萨蛮(赤橙黄绿青蓝紫)、
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
推荐诗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看僧面看佛面 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 不郎不秀 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