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注释元方: 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陈太丘: 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古地名。期行: 相约同行。期,约定。期日中: 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过中:过了正午。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离开。舍:舍弃,抛弃。乃至:(友人)才到。乃,才。戏:嬉戏。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引:拉,要和元方握手信:诚信,讲信用。时年:今年。非:不是。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 偏指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代词,通“之”,我;委,丢下,舍弃。君:对对方父亲的一种尊称。已去:已经 离开。曰:说。则:就是。顾:回头看。惭:感到惭愧。
古今异义词1.去 古意:离开 ;今意:往、到。2.委 古意:丢下、舍弃 ; 今意:委屈、委托。3.顾 古意:回头看 ;今意:照顾4儿女 古意:子侄辈 今意:儿子女儿
推荐古诗:
秋雨夜眠、
忆春日太液池亭候对、
南涧中题、
重别梦得、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
入京诗(手帕蘑姑与线香)、
青松(大雪压青松)、
满庭芳(三十三年)、
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推荐诗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斗之才 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日衣绣 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 白衣卿相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 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辨真伪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 不乏先例 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
- 不得要领 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