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襄公六年翻译

襄公六年翻译

查看襄公六年全诗

  六年春季,杞桓公死了。讣告首次记载他的名字,这是由于两国同盟的缘故。

  宋国的华弱和乐辔小时候彼此很亲昵,长大了就彼此戏谑,又互相诽谤。乐辔有一次发怒,在朝廷上用弓套住华弱的脖子如同带枷一样。宋平公见到了,说:“司武而在朝廷上带弓枷,打仗就难于取胜了。”于是就把他赶走。夏季,华弱逃亡到鲁国。司城子罕说:“罪过相同而惩罚不同,这是不合于刑法的。在朝廷上专横和侮辱别人,还有比这大的罪过吗?”于是也赶走乐辔,乐辔把箭射在子罕的大门上,说:“看你还有几天会不跟着我一样被赶走?”子罕害怕,优待乐辔像过去一样。

  秋季,滕成公前来朝见,这是第一次朝见鲁襄公。

  莒国人灭亡了鄫国,这是由于鄫国仗着送过财礼而疏于防备的缘故。

  冬季,穆叔去到邾国聘问,同时重修友好关系。

  晋国人由于鄫国的缘故前来讨伐,说:“为什么把鄫国灭亡?”季武子去到晋国,听候晋国处置。

  十一月,齐灵公灭亡莱国,这是由于莱国只是仗着谋略而不务实际的缘故。当郑国子国来鲁国聘问的时候,即去年四月,晏弱在东阳筑城,因而就包围莱国,四月的一天,环城堆起土山,紧挨着女墙。到杞桓公死去的那一个月的十五日,王湫领兵和正舆子、棠邑人迎战齐军,齐军把他们打得大败。二十七日,进入莱国。莱共公浮柔逃亡到棠地,正舆子、王湫逃亡到莒国,莒国人杀了他们。四月,陈无宇把莱国宗庙里的宝器献于襄宫。晏弱包围棠邑,十二月初十灭了它,把莱国的百姓迁到郳地。高厚、崔杼主持划定分配莱国的土地疆界。

推荐古诗: 放鱼绝句漫兴九首(糁径杨花铺白毡)九日齐山登高谒山赠柳重赠乐天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颂(春有百花秋有月)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枉自温柔和顺)破阵子(千里茫茫若梦)

推荐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葵去织  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
  • 霸王风月  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 百辞莫辩  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 百花生日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不敢旁骛  形容全力做一件事,不敢分心到别的事里面去。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拔十失五  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
  • 盎盂相敲  比喻一家人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