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祐三年(1051),任舒州通判,颇有政绩。宰相文彦博推荐他为群牧判官,先仕常州知州,后出任江东刑狱提典。嘉祐三年(1058)任度支判官时,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对官制、科举以及奢靡无节的颓败风气作了深刻的揭露,请求改革政治,加强边防,提出了“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财原则,但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不久朝廷任命他入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他不愿任此闲职,固辞不就,遂改任知制诰,替皇帝起草诏令文告,纠察在京刑狱,因言忤旨意,难以在朝为官,于嘉祐八年(1063)八月以母病为由辞官回江宁守丧。英宗即位后(1063年—1066年),屡召王安石赴京辞入朝。
推荐古诗:
登望楚山最高顶、
送别、
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枉自温柔和顺)、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钱王登假仍如在)、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独学(师友凋零身白首)、
舜庙怀古(云断苍梧竟不归)、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
采桑子(风微帘幕清明近)
推荐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身为乐 身子安定就是快乐。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折不挠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补过拾遗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 不齿于人 指被人看不起。
- 不法常可 法:当做模式、法则;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
- 不分畛域 畛域:范围,界限。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